太阳集团tyc33455ccwww

11月20日晚,松山湖校区学术会议中心报告厅内气氛热烈,2025年“红星闪耀故事汇”在此举行。14位学生代表依次登台,从个人成长经历出发,深情讲述“我和祖国共成长”的故事。

有选手在红色故事的传颂中汲取先辈力量,厚植爱国情怀,勇担青年使命。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的卓妍讲述了东莞籍将领蒋光鼐领导19路军坚守上海战线的故事;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的杨碗义介绍了和县自卫军宣传队队长成本华宁死不屈,在生命最后时刻仍昂首挺立的动人事迹;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的谢荣在西南联大的千里转移里,带领观众感受青年学子在战火之中的坚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冯鑫讲述了百姓徐锦秀与四位红军女战士半条被子一条心的热烈与温暖;粤台产业科技学院的明浩分享了战争年代不屈的英雄故事;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的冯嘉莉则回顾了革命女战士赵一曼的英雄事迹。烽火时代的红色故事,给同学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成长动力。

有选手从身边亲人的故事里触摸民族的脊梁和国家的精神。教育学院(师范学院)的林宇昊讲述了太爷爷领导地下革命和母亲作为人民教师辛勤付出的榜样故事;电信工程与智能化学院的方雯悦分享了在奶奶和哥哥的言传身教中体悟英雄力量;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王笔耘从爷爷在田埂上不辍的劳作中感受中国农业发展的步伐。家族记忆的传承,把红色基因植入青年一辈的热血中。

生命健康技术学院的林琳分享了“龙芯之母”黄令仪奋战一线“开疆拓土”的人生;集成电路学院(国际微电子学院)的杨长达介绍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研制核潜艇的壮举。选手们讲述大国工匠的故事,也弘扬着科学家精神。

还有选手把自身成长故事娓娓道来。作为智慧农业团队的一员,机械工程学院的万佳迪和伙伴前往南阳山,通过红色文化和科技赋能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太阳集团tyc33455ccwww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的戴子康在贵州铜仁开展了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中,记录下了孩子的童真、技艺传承人的坚守、当地的红色故事;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李圆前往新疆图木舒克市支教,用半年时光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在边疆。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选手们深刻体会到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历风沙,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之中。

本次大赛邀请了前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松山湖文广中心主任张卫红,东莞市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主持人、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牛颖,东莞广播电视台文艺中心运营组总监陈晶晶三位专家组成评审团。他们肯定了选手们的表现,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张卫红指出选手综合素养出色,在讲述红色故事时情感真挚饱满,能够精准把握故事内核,也希望选手进一步细化叙事,优化讲述节奏,增强故事的感染力与吸引力。牛颖指出,选手可以进一步增强演讲的鼓动性、社会公用性,强化个人观点输出。陈晶晶鼓励学子勇敢登台,大胆展现自我风采,自信表达观点,并建议聚焦“以行动践行红色精神”,让红色故事的传播更具现实意义与可操作性。

经过激烈比拼,李圆斩获一等奖,文学与传媒学院荣获三星级学院奖牌。万佳迪、林宇昊获二等奖,所在学院均获二星学院奖牌;杨碗义、方雯悦、王笔耘获三等奖,所在学院各获一星学院奖牌;卓妍、谢荣等8名选手获优秀奖,相关学院及指导老师获对应表彰。

5号选手林宇昊表示,红色故事要经过生动演绎,才会愈发鲜活。备赛时,他从史料中探寻太爷爷的红色故事,让他深刻体会到“不忘来路”的深意。学院及指导老师、辅导员的全力支持令他倍感温暖,也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作为观众,集成电路学院(国际微电子学院)2024级集成电路1班的郑绍杰深受触动。“半条被子”的故事让他尤为动容。“‘半条被子’故事里红军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体现。”他表示,青年当学习红色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时代担当。

(撰稿:何美婷 辛权 刘芷攸;一审:范晖帆;二审:邓磊;三审:叶妙娴)

上一篇:我校召开设计学学科发展战略专家咨询会

下一篇:学校在国际合作创新区开展消防疏散逃生演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