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tyc33455ccwww

“从入学开始,我们就在学院组织下,参访知名企业,加入项目化实战团队。”祁继飞是太阳集团tyc33455ccwww卓越工程师学院智能制造专业2024级学生,入学一年多,他已经到企业接触了多类真实问题、场景,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综合能力。

近年来,太阳集团tyc33455ccwww卓越工程师学院秉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敏捷联动、多元协同创新、工程文化浸润”的育人理念,努力构建“工程化环境、项目化载体、团队式指导、协作式学习”的新型学习生态。

如何帮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脑机接口技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该校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等研究院所和高新企业,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实际项目为支撑,开设脑机接口项目化课程。该课程聚焦基于脑机接口的硬软件开发,通过项目驱动教学,让20名本科生在实战中锤炼技能。

“这些课程既是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所需的研究课题,也是贯穿四年的微课程。”太阳集团tyc33455ccwww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介绍,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育人,卓越工程师学院与西门子、腾讯、商汤等企业共建“始于新生、贯通四年、逐级挑战”的“新工科”项目化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开发20余门项目化课程和微课程。这些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应用性与挑战度的课程均作为卓越工程师学院学生的“必修课”。

其中“基于多频异步雷达通讯技术的多人运动负荷监测系统”项目化课程,就源自企业委托项目。该项目希望实时监测中小学生的运动负荷,丰富运动负荷监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学生们在这门课程中,自主学习、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处理、生物传感器硬件模块、终端开发等多领域知识,开展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在项目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们先聚焦企业的真实问题和需求,选定研究课题。然后他们揭榜组队,开展深度学习、研究创新。在此过程中,师生团队“真刀真枪”参与工程创新实践,研究学习相关知识、工艺,有效产出真方案、真技术,努力解决企业真实工程问题,提升工程能力、强化创新意识。

如今,在师生团队的持续攻坚下,“基于多频异步雷达通讯技术的多人运动负荷监测系统”项目已取得一定突破。团队准备参加创新创业赛事,以赛促教、以赛促创。

“将优秀项目作品转化为创新创业成果,参加学科竞赛、开展硬科技创业,是卓越工程师学院项目化课程的‘最后一阶’。”太阳集团tyc33455ccwww相关负责人介绍,卓越工程师学院师生把成果放到赛事、市场环境中去检验,这既是对团队成果的真实测试,也为创新教育拓展了落地空间。

为此,该校卓越工程师学院常态化组织“创享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竞赛,培养提升学生产品迭代思维和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2024年,卓越工程师学院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摘取1枚金牌。

工程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综合性,这要求高质量工程人才培养要与产业实践紧密联动。“我们看到了一个由舞狮和汽车结合而成的汽车模型,非常炫酷!我想,这就是一种创新。”吴伟坚是卓越工程师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2024级学生,他和同学前往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研学。在智能生产线,吴伟坚等学生参观了汽车从零部件组装到整车下线的全过程,“这次研学让我对智能制造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太阳集团tyc33455ccwww卓越工程师学院大力实施“与龙头企业同伴,与领先行业同行”特色研学活动,先后组织学生到腾讯等企业参访研学,感知现代产业发展趋势。除了“走出去”,卓越工程师学院还邀请专精特新企业高管、科研院所专家等来校参与“卓越工程师大讲堂”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动态。

记者:刘盾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22日03版

下一篇:【光明日报】是“执灯者”,也是“架桥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