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tyc33455ccwww

11月11日上午,33岁的太阳集团tyc33455ccwww(下称“莞工”),翻开了学校发展的崭新一页——

与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政府签署新一轮三方共建协议,迈入省市共建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新十年”。现场,莞工国际合作创新区同步启用,国际设计学院正式揭牌。

2015年,莞工与省、市签约共建,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至此步入发展“快车道”。此次签约,意味着莞工踏上了一条新的“共建之路”。

“这是我们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大学的重要起点。”学校校长马宏伟表示,莞工“新十年”,将更大力推动高水平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更强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更努力开展国际化办学实践,在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更上一层楼”。

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2015年9月和2019年7月,莞工曾迎来两轮省市签约共建,分别入选广东首批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和全省首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

“两轮签约,推动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马宏伟称,10年来,莞工在省市高度重视和统筹推动下,闯出了一条应用研究型高校办学新路,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深刻转变。

如今,莞工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代产业学院和学生社区育人等实践成为教育部示范品牌,全国排名从460多位跃升到138位,并连续7年位居中国应用型大学排行榜榜首。

未来十年,莞工将如何发展?

新一轮共建协议谋划了方向——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深度变革、科研范式数字化转型、办学模式开放协同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能力提升,力争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过去10年,在“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下,莞工建设与东莞产业同频共振、共荣共生。

“进入第三轮共建,我们的本质使命仍是服务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莞工副校长郑愚表示,例如科研,学校只鼓励少量老师从事原始创新,但要求更多的老师围绕产业课题和如何落地转化来开展科研攻关。

扎根产业土壤办大学,是莞工一以贯之的追求。

步入新阶段,郑愚称,莞工将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特色,强化需求牵引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完善有组织科研的制度保障,加快形成“扎根湾区、面向产业、融通中外、引领发展”的地方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范式。

当前,莞工正全力冲刺“申博更大”任务。该活动现场透露,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政府将共同为莞工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更名大学提供相关政策支持。省教育厅还将支持莞工纳入地方应用型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在国际合作创新区里实现成果转化

活动现场,莞工国际合作创新区正式启用。

科技感十足的“玻璃大楼”、连接各栋建筑的步行连廊、宽敞现代的师生公寓……放眼一望,通透、流动与开放,构成了新区“关键词”。

据介绍,该项目围绕科技成果全链条转化进行规划布局,占地370亩,建有4栋科研实验楼、2栋公寓楼、3座多功能会议厅,将汇聚一批高精尖科技创新资源,成为莞工师生与业界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一方“新天地”。

1号楼是其中的标志性建筑,其外表方正整洁,兼顾科研的严谨与活力。在马宏伟看来,这里正是学校的“未来之窗”。

在这个物理空间里,莞工将打造8—10个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兴产业入驻共建,同时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东莞干事创业,多方共同开展高能级应用创新研究、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目前,已有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学科学院和院士、战略科学家等平台(团队)先行入驻新区,共同打造以人为本、绿色开放、科技创新的教育生态。

“新区是东莞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项目,也是学校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加速器。”马宏伟表示,未来,新区也将按照学科交叉的战略规划进行布局,灵活配置教育资源,搭建科创引领、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以充分发挥资源集聚效应,促进莞工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同提升。

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东莞市政府还将每年安排专项支持经费,设立校长基金以保障莞工发展,并将支持建设“环太阳集团tyc33455ccwww产业科技创新带”。

马宏伟透露,该创新带将跟学校周边的科创产业和高水平大学紧密结合起来,例如联动散裂中子源、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华为等高端创新资源,形成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圈,进一步加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更好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为东莞培养高端设计人才

国际化办学,是此次莞工开启共建“新十年”的另一大特色。

过去十年,莞工构建了覆盖32个国家和地区的90所高校及机构的合作网络。此次共建活动现场,国际设计学院揭牌,成为该校又一个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举措。

该学院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需求而设。莞工国际设计学院负责人许燕转介绍,东莞是制造业大市,潮玩产业发展蓬勃,但在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过程中,面临着本土高端设计人才匮乏的挑战,大量企业仍以代工模式为主,缺乏自主设计能力,导致设计环节多依赖外部资源。

“我们调研发现,在整个东莞,只有十多家公司拥有自己的设计部。”许燕转称,国际设计学院的筹建,正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支撑地方产业升级改造。

具体来看,该学院将依托莞工文工交叉学科优势基础,开设工业设计、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与科技、新媒体艺术等专业,致力于本硕博一体培养创新应用型高端设计人才,服务大湾区支柱产业高端发展,并助力东莞市申报“世界设计之都”。

其中,艺工交叉、科产教融合、数智赋能、国际合作是国际设计学院主要的办学理念,将采用国际化工学交替办学方式——

大一学生在校内学习设计基础理论,培养审美素养与基本设计能力;大二期间出国交流,前往国外合作院校进行学习,包括与牛津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等知名院校开展的“3+1”“2+2”等项目,或短期交流,以开阔国际视野。

学生返校后,将进入企业,以项目制的方式参与企业的真实设计任务与实习,实现联合培养;最后,回到学校完成毕业设计与成果展示,整合理论与实践,确保所学能与全球前沿趋势和产业实际需求无缝对接。

许燕转表示,院也正通过多种路径引入和整合国际化资源,发起“国际青年设计师联盟”,利用学校在中国香港、瑞士等地已有的设计中心资源,引入国际设计师担任行业导师,并定期引入国内顶尖设计院校的线上/线下设计课程,营造前沿、开放的国际化学术环境。


上一篇:【东莞阳光网】到2035年,太阳集团tyc33455ccwww将全面建成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下一篇:【东莞时间网】太阳集团tyc33455ccwww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国际合作创新区与国际设计学院同步启用

关闭